全国科普月|“科学走进生活,创新启迪未来——科普进基层延寿行”成功举办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等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普及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助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北京科技大学科协协同各二级单位举办我校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欢迎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由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物理视界”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与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政府联合主办的“科学走进生活,创新启迪未来——科普进基层延寿行”活动,于9月6日在延寿镇政府成功举办。延寿镇常务副镇长杨锐杰,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副院长万初斌出席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将优质科普资源送达基层,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提升居民科学素养。


1.png


万初斌在致辞中指出,科普教育是连接高校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数理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点燃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让科学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jpg

3.jpg


上午的活动以两场主题科普讲座为核心。首场讲座《夜空中的秘密:人类如何认识宇宙》,由专业科技工作者带领听众穿越时空,领略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与宇宙探索的壮阔历程;第二场讲座《软的力量:会流动的固体和有弹性的液体》,从材料科学出发,通过生动案例展示软物质世界的奇妙现象,引发观众阵阵掌声与积极互动。


4.png

5.png


下午的活动更加注重实践与体验。科学实践课分为两大主题:“神奇的太空引擎——离子推进器” 面向10-15岁青少年,通过模型制作理解航天推进原理;“显微镜的奥秘与手工制作” 面向6-10岁儿童,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微观世界。学生们在助教指导下顺利完成实验,并获得科普学习证书,喜悦与自豪溢于言表。


6.png

7.jpg


同时,互动科普展区也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展区设置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学四大板块,包含磁悬浮地球仪、辉光球、光纤演示、动量守恒装置等十余项互动实验。志愿者耐心讲解科学原理,帮助大家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科学魅力。


8.png


未来,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基层社区的科普合作,推动优质科技资源下沉,构建常态化的科普服务机制,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学文化建设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