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东亚峰会合作研究计划”(e-ASIA)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近日,基金委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东亚峰会合作研究计划”(e-ASIA)合作研究项目指南》(链接: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200.htm),要点如下:
“东亚峰会合作研究计划”(e-ASIA)是东亚峰会参与国之间的多边科学合作机制,致力于通过多边合作推动东盟及周边地区科研人员之间的国际合作研究和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根据与e-ASIA达成的协议,2025年度将资助多边合作研究项目,支持科学家开展创新性研究与合作,英文指南及英文申请书模板详见e-ASIA网站:https://www.the-easia.org/jrp。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申请人可在以下领域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合作研究:
1. 氢能(生产与存储,生物制氢与废弃物制氢),生物燃料与航空燃料,以及能源存储。申请代码1须选择B08、B09、E02、E04、E06或G0314下属申请代码。
2. 新兴技术在灾害风险防范与管理中的应用。申请代码1须选择D01、D04、D05、D06、D07、E0810或G0409下属申请代码。
3. 传染病与免疫学(包括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申请代码1须选择C01、C08、C18或H下属申请代码。
申请人须准确填写申请代码,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合作研究项目9项左右。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资助经费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经费。外方合作者由本国资助机构提供相应资助。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6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
二、限项要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包括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本项目属于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人申请时须遵循以下限项规定:
(一)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二)正在承担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本项目。
(三)本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2项的范围。
(四)《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三、申请时间
申请书提交时间为2025年1月20日-4月2日16时。校内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31日。
附件1: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东亚峰会合作研究计划”(e-ASIA)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校内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31日
校内联系人:耿晓光
联系方式:010-62332207,gengxg@ustb.edu.cn
办公地点:办公楼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