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5年北京青年科技沙龙的通知

近日,北京市科协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北京青年科技沙龙的通知》(链接:https://www.bast.net.cn/art/2025/6/27/art_31266_28607.html),原文如下:


市学会、基金会,基层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精神,按照《北京市科协人才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服务科技人才有关部署要求,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学术成长、互学互鉴的跨界交流平台,现开展北京青年科技沙龙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北京市科协所属学会、基金会,基层组织。不接受个人申报。

二、交流类型

议题应有明确的问题导向、交叉跨界特点。

(一)学术交流类:以加快原始创新产出,加强颠覆性技术供给,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为主,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发展为目标,围绕具有颠覆性技术潜力、具有变革性潜力、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与现行范式不同、尚未有国际先例或类似研究的4类非共识性研究进行交流,促进原始创新。

(二)产学研结合类:围绕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大北京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包括20个未来产业方向)的跨界交流,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三)综合类:围绕科技人才培养等自由探索方向的跨界交流,探索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和策略。

三、项目要求

(一)交流方式

项目以行业领域专家提出并发起议题,青年科技人才牵头组织的形式开展。议题发起人参与并引导交流,以议题发起人与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和青年科技人才间的交流为主。

1.议题发起人:院士、科技领军人才、市科协青托导师、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产业领域专家等。

2.活动组织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历届被托举人;

(2)北京市科协所属科技社团、基金会,基层组织的青年工作委员会或青年创新团队中的青年科技人才骨干。

3.参与人员:

鼓励吸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博士生专项计划等科协组织青年科技人才参与;鼓励结合交流议题,邀请期刊编委、投资机构、有关部门等相关专家参与(可借助“科技工作者AI助手”查找相关组织、人才信息,使用方法见附件4)。

(二)组织形式

联合至少2-3个学科、领域;以报告研讨、圆桌沙龙、实践调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鼓励以小规模、系列化形式组织;以线下为主,可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参与不少于50人。

(三)交流成果

每个项目针对交流议题形成讨论成果:

1.学术交流类:形成不低于2000字的科研思考或联合申请科研项目意向;

2.产学研结合类:形成初步合作意向或对当前产学研融合存在问题的思考;

3.综合类:形成不低于2000字的专家决策咨询建议。

(四)完成时间

项目于2025年12月10日前完成。

四、经费支持

2025年支持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分为A、B两类资助。

A类:每个项目经费5万元。资助标准:联合学科、领域不少于3个;参与交流科技工作者不得少于15人次,其中市科协青托人才不得少于10人次;参与科技工作者总数不少于80人次。

B类:每个项目经费3万元。资助标准:联合学科、领域不少于2个;参与交流科技工作者不得少于10人次,其中市科协青托人才不得少于8人次;参与科技工作者总数不少于50人次。

五、申报要求

(一)每个单位申报项目不超过3个,同一议题作为一个项目申报。鼓励多学科、多领域单位联合申报。

(二)已通过不同方式获得2025年北京市财政经费资助的项目(或项目内容基本相同),不得重复申报。

(三)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北京青年科技沙龙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不得转包给第三方机构,经费支出管理规范。

六、申报方式

(一)2025年7月14日前,将项目申报书(附件1)Word版及盖章扫描件、基本情况表(附件2、附件3)Excel版,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上传至北京市科协数字组织人才平台(http://bastservice.shzzpt.org.cn/Login)“通知材料”板块,逾期不予受理。

(二)证明材料包括科技社团2023年年检合格证明、市级社会组织评估3A(含)以上证明,基层组织科协成立批复扫描件,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历届被托举人、科技社团或基层组织中的青年工作委员会或青年创新团队相应证明材料等。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

张老师  84650077转8615

王老师  84650077转8609

张老师  84641621

附件:

    1.2025年北京青年科技沙龙项目申报书

    2.2025年北京青年科技沙龙申报项目基本情况表

    3.2025年北京青年科技沙龙申报项目议题发起人、活动组织者基本情况表

    4.“科技工作者AI助手”智能体使用说明


    具体事项如下:

1.各二级单位限推荐:3个。

2.请于2025年7月8日下午2点前完成申报材料并发送至邮箱liyuustb@ustb.edu.cn,逾期不予受理。

3.学校将根据申报情况组织专家评审后确定推荐项目。

校内联系人:李玉  

办公电话: 62333881转601

办公地点:办公楼229